12月28日上午,山东省第二届省长质量奖颁奖大会在济南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发来贺信,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并讲话,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鲍志强、省政协副主席赵玉兰出席会议。省政府秘书长张万青和省质量兴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质监局局长丛大鸣分别宣读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0年度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获奖单位和个人的通报》和《关于公布2010年山东名牌产品、山东服务名牌的通知》。
姜异康在贺信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他指出,质量关系国家和地区形象,关系国计民生与社会和谐,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做好质量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好省长质量奖的激励引导作用,更加重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我省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生态与环境质量水平,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姜大明在讲话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他说,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坚持不懈地推进质量兴省战略。设立省长质量奖,就是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重要举措,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完善质量领域的政府激励机制,形成重视质量的政策导向,树立重视质量的先进典型,塑造“质量第一”的齐鲁质量文化,营造崇尚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提高山东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力支撑。自去年首届省长质量奖颁奖大会以来,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不断加大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工作力度,积极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全省质量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一是质量工作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各级政府都将质量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强了对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加强质量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二是质量基础建设不断加强。相继出台了《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山东省工业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暂行规定》等一批法规规章,质量检测技术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省已拥有国家级质检中心28家、省级质检中心69家,质量技术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三是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开展质量兴市、质量兴业、质量兴企活动,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生态与环境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全省主要工业产品采标率达到90%以上,国家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全省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争创鲁班奖39个,国优工程56项;制订和修订地方服务标准198项,争创中国名牌产品266个,培育省级名牌产品1632个,服务名牌323个;全面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标准,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与恢复,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四是全民质量意识明显提高。各级建立健全了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质量月”、“3•15”活动等载体,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性质量活动,大力普及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知识,进一步形成了政府重视质量、部门监督质量、企业提高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全省质量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姜大明强调,“十二五”时期,山东仍处在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关键时期,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处在由经济文化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跨越的重要时期,这对质量兴省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省上下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定不移地以富民强省为目标,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价值观和政绩观,正确认识和处理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通过落实质量责任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通过严格质量把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通过实施质量提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保障质量安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将我省建设成为质量强省,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坚实保障。
姜大明要求,下一步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更加突出企业质量主体作用。提升质量,主体在企业。企业是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企业法定代表人要对质量安全负首要责任。要引导企业强化责任主体意识,把质量责任和职业道德融化在血液中,建立健全职责明确、法人首责、一票否决、有错必究的企业质量责任制,切实履行对社会的质量安全责任。要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储运销售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要积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六西格玛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等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降废减损等活动,进一步改进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工艺,切实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二是要不断加快质量技术基础建设。技术基础是提升质量的有力支撑。要强化标准化技术基础,鼓励企业广泛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承担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争取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引导企业将技术创新成果融入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标准组织生产管理。要强化检验检测技术基础,围绕全省产业布局,建立健全集产品质量检测、新产品研发于一体的检验检测机构,加快质量技术检验检测平台和实验室建设,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要强化企业质量管理技术基础,大力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计量和标准化水平确认,以及产品质量、安全卫生、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强制和自愿认证。要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切入点,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转变,使我省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三是要继续深入实施名牌战略。品牌是高质量、高附加值、高科技的凝聚,是市场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要继续深入实施名牌战略,进一步加大对名牌产品的培育扶持力度,提高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实力。要充分发挥品牌的示范导向作用,以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企业为引领,以大批中小企业为配套,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创新要素向名牌企业和品牌区域集聚,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名牌产品、骨干企业和品牌区域。要深入开展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活动,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联盟标准制定和实施力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实现由单个名牌产品向品牌企业、区域性品牌的转变。四是要切实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质量安全监管是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强化质量安全意识,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要深入开展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的执法行动,加强对食品、药品、农资、建材、汽车和农机零配件等关系健康安全、国计民生、社会和谐、节能环保的重点产品的监管。要完善区域性产品质量集中整治工作系统,建立健全处置重大质量违法突发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要加快构建全省质量信用体系和运行机制,实施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建立质量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充分发挥质量杠杆作用,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强制认证、资格审查等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真正从源头上抓好质量安全。有关部门要整合社会质量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广大消费者和全社会的监督作用,大力宣传质量诚信企业、惩戒质量失信企业,打造“质量第一、恪守诚信”的社会经济环境。五是要大力加强齐鲁质量文化建设。提高质量的根本,在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劳动者素质,在于精益求精的社会风尚,在于提高全民全社会的质量意识。要加强质量教育和全员质量培训,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在全社会树立质量兴衰、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倡导理性科学、优质安全、节能环保的消费观念,培养形成崇尚诚信、公平正义的质量道德风范。要增强质量法制观念,普及质量法律知识,坚决抵制质量违法行为,自觉监督维护质量安全。要畅通公众质量投诉和维权渠道,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质量问题。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质量舆论宣传,促进各行各业思质量之举、谋质量之策,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以人为本、诚信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创新发展”的齐鲁质量文化精神。六是要进一步落实组织领导责任。各级政府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真正把质量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质量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小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加强配合,协调联动,形成推动质量工作的合力,为我省质量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进一步完善质量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严格实行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加大质量问责力度,切实把各项质量工作落到实处。
会上,山东如意科技集团等10家企业和逄奉建等5人获得2010年度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山东高速集团等5家企业和赵毅新等3人获得2010年度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部分获奖企业和个人作了典型发言。
会议开始前,参会领导及与会代表参观了“山东质监事业‘十一五’发展成就展”。
单位名称:公海555000jc官方娱乐账 号:1602023919200059151开 户 行:济南工商银行趵突泉支行税 号:51370000MJD6177755
联系地址:济南市华能路89号山东质监综合服务大厦2楼205室邮政编码:250100 传 真:0531-55692988综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训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评 审 部:0531-88023938 学术交流部:0531-88023907